2012年11月23日 星期五

原視野:適應性偏好與原住民族


原視野:適應性偏好與原住民族


Tunkan Tansikian
心理學上有個「適應性偏好」的說法,這個源自於伊索寓言狐狸與葡萄故事的概念,是指人受環境所迫,一直無法追求到所想要的事物,最後放棄追求、安於較差的現狀,轉而宣稱那個原先想要追求東西其實根本不是其所想要的。
在議論原住民族事務時,常常聽到有些族人會說,部落現在要解決的問題是沒有工作、東西賣不出去、健保被停卡、學費繳不出來等等,一聽到其他族人要爭取民族自治、集體同意權、新伙伴關係,他們就會說那些理想離部落太遠了、不切實際!許多主流族群政治人物也會呼應著說,你看看,這些福利、補助就是部落實際需求,政府施政應朝這些方面發展,實際改善鄉親生活,至於某些原住民人士講的那些空泛的理想,只是少數人意見。
我們不能說族人們的這些需求不重要,畢竟人還是需要生活下去。但在前述說法中,無論是族人所說的,抑或政治人物的回應,適應性偏好特徵明顯可見。可以這麼說,對於許多原住民族成員而言,是深陷於適應性偏好而難以自拔,對於主流社會某些政經勢力而言,不知無心還是有意,仿佛是在利用此適應性偏好效應,變相延續對原住民族的殖民統治。
原住民族社會為何有此待徵?由於歷來殖民政權的壓迫,原屬於部落的山林資源遭掠奪、部落文化被破壞,被迫併入殖民集團所組成的國家而成為結構弱勢,族群所有的一切幾乎處於被宰制、支配態勢。
當族群成員試圖發動反抗取回應有之主人地位,殖民政權一方面以軍事威嚇或強者法律壓迫原住民族,另一方面,又以恩給者的姿態略施小惠給族群個別成員,試圖消弭抵抗。
當族人們爭取主人地位屢經挫折,許多人遂逐漸滿足、依賴於那些小惠,甚至還會擔心若是進一步追求自治權、傳統領域權這些讓主流社會不高興的權利,那些補助可能就沒了。
就在此一歷史進程中,族群的適應性偏好逐漸形成,族人極易滿足於眼前利益,而不敢對本應屬於原住民族主人地位的相關權利強力疾呼,國家也善用此一特性,每每在原住民族稍微拉高抗爭力道時,就以各種福利津貼搪塞族人,轉移大家對那些部落自主權利訴求的注意力,再次取得對原住民族的控制、宰制。族人們忘了,國家拿出來收攏原住民的這些小恩小惠,很可能就是掠奪原住民族山林土地所得。
以去年通過的《花東地區發展條例》為例,原本應該是一個落實《原住民族基本法》21條民族集體同意權條款,實現族人們追求主人地位理想的機會,最後政府卻刻意迴避集體同意權文字,只敢列出就業服務、觀光推廣、產業發展、衛生福利之類福利式保護條款,然後名之曰照顧原住民,而許多原住民政治人物似乎也以此為滿足,而不敢拉高聲調,要求國家就在這部條例中,落實集體同意權條款。
類似例子不勝枚舉,有時深思一想,為什麼原住民族不能同時擁有那些實質的福利資源以及理想的主人地位?我的族人們,滿足、自溺於適應性偏好就不會是一個有未來的民族,我們有資格擁有更好的東西!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397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