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5日 星期六

原視野:設立公費原民教育師資班應考慮面向


原視野:設立公費原民教育師資班應考慮面向


■Tunkan Tansikian
最近又到了各校學碩博士各班別密集招生甚至放榜的季節,也陸續知悉許多原住民青年學子考上心儀校系,正準備展開另一段人生學習旅程。對於這一群即將攻讀高等學位的未來族群菁英,我期盼各位能靜下心來認真思考此問題:「我該在未來求學階段學些什麼知識?尤其是為我的族群學些什麼知識?」
大學是人類社會高等知識研究學習場域,在學科分工下,分屬於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各系所學生,各自專精於某一領域知識的學習工作,此稱之為一般學科教育。
對於原住民學生而言,此類知識當然會佔用最多的學習時間,而且的確也該好好精進熟悉。但除了一般學科知識,我認為大家也應該要抽出時間投入族群知識的學習功課。
什麼是族群知識?約略來說,至少包括原住民族傳統文化,以及如何面對族群當代議題這兩類知識。
前者較容易理解,指的是原住民族的歷史、語言、宗教、祭儀、部落運作、文化展現、工藝創作、土地自然資源使用等傳統知識。
後者則指原住民族在當前生存處境下,如何整合與此相關之一般學科知識與傳統文化知識,克服現有困境謀求族群未來存續空間的知識,尤其是我們該如何運用《原住民族基本法》爭取族群集體或個別成員權益的相關知識。
由於與原住民族相關之知識,目前極少系統性地被含括於現有一般學科建制,所以若想在大學階段學習族群知識,還真得花一番心思。不過只要稍願用心,其實並不難尋得這兩類族群知識的學習管道。
像是傳統文化知識,大家可以留意一下,或許學校通識教育或甚至某些專業系所會有一些原住民族概論、原住民族文化、原住民族文學或各族族語之類的課程,別放棄透過這些課程重新認識自己族群。 
至於原住民族當代議題知識,雖然多半難以在學校裡找到正式學習資源,但其實此一領域正是各位青年學子發揮長才之處,譬如各位可以試著想想看如何運用所學習到的一般學科知識,轉化用以解決當前族群迫切議題。
舉例言之,唸法律的同學,在研讀智財權相關知識時,可以想想看如何將其延伸至原住民族傳統生物多樣性知識與傳統智慧創作保護議題。即使唸的是理工科,也一樣有發揮空間,譬如若你正好專精研究生物檢測晶片,不妨再延伸看看是否能用於偏遠部落地區的遠距醫療,讓族人也能受惠於高科技研發成果。
當然,除了課程學習,我更鼓勵各位彼此結合成社團,就族群傳統文化與當代議題共組研習活動、讀書會,或請族內耆老、專家學者座談討論,增進大家對自身族群的認識與責任感。
請各位千萬不要忘記,你不但是一個人或社會公民,你同時也是原住民族的一份子。身為社會公民,你學習著一般學科知識;身為原住民,你該學習一些族群知識。別只將大學就讀機會當成個人福利,而同時也應視為族群存續的契機。自己的族群還得自己去救,充實一般知識與族群知識,就是各位展現責任的開端!(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85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